彭利娟,余文玉,侯雪勤,肖农.沙盘游戏疗法治疗脑性瘫痪儿童心理障碍的疗效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11):845-847
扫码阅读全文
|
沙盘游戏疗法治疗脑性瘫痪儿童心理障碍的疗效分析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沙盘游戏疗法 脑性瘫痪儿童 心理治疗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临床护理)(国卫办医涵2013-544) |
|
摘要点击次数: 4193 |
全文下载次数: 5685 |
中文摘要: |
目的 探讨沙盘游戏疗法治疗脑瘫患儿心理问题的疗效。 方法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中心诊断为脑瘫的5~8岁儿童60例作为脑瘫组,另选60例与脑瘫组患儿年龄相当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将60例脑瘫患儿根据住院ID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10周的沙盘游戏治疗,每周1次,每次60min。于治疗前和治疗10周结束后(治疗后),分别对2组儿童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进行测评,并于治疗前后对脑瘫患儿家长进行针对患儿心理行为表现和改变的访谈,且对测评的数据进行组内及组间治疗前后对照的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 ①脑瘫组患儿的PSQ各项评分分别为攻击违纪(1.07±0.40)分、学习障碍(1.38±0.58)分、心身问题(0.61±0.50)分、冲动-多动(1.29±0.63)分、抑郁焦虑(0.68±0.55)分、多动指数(1.31±0.4)分,明显高于健康组儿童[攻击违纪(0.40±0.24)分、学习障碍(0.62±0.45)分、心身问题(0.36±0.25)分、冲动-多动(0.63±0.44)分、抑郁焦虑(0.36±0.25)、多动指数(0.39±0.29)],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脑瘫患儿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PSQ各项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PSQ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③观察组脑瘫患儿沙盘治疗前后的心理行为表现有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前后的心理行为表现未见明显改变。 结论 沙盘游戏心理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脑瘫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对脑瘫儿童心理康复有积极的临床作用。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