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杨卫新,侯莹,朱红军,等.关节突关节形态对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12):1127-1130
扫码阅读全文 本文二维码信息
关节突关节形态对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影响
  
DOI:10.3760/cma.j.issn.0254-1424.2020.12.018
中文关键词: 腰椎  关节突关节  结构异常  退行性变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杨卫新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苏州 215006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康复医学科苏州 215000 
侯莹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康复医学科苏州 215000 
朱红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苏州 2150062 
冯金法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康复医学科苏州 215000 
沈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康复医学科苏州 215000 
吴乘帆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康复医学科苏州 215000 
摘要点击次数: 3941
全文下载次数: 6190
中文摘要:
      腰椎关节突关节(FJ)是椎体后的一对小关节,是腰椎节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引导、控制脊柱的运动方向、活动范围并承受脊柱一定负荷的作用。目前,FJ结构的异常如关节面角度改变、双侧角度不对称、纵向关节的形态移行变化等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影响,还不十分明确。有研究表明,关节形态的改变可来自先天或关节炎症后的重塑,且关节的异常形态可通过影响应力-应变关系和瞬时旋转轴,而造成FJ以及椎间盘的损伤和炎症,并致使腰椎发生退变性疾病。本文对FJ解剖结构异常的原因,及其生物力学机制和退行性变的过程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上FJ对腰椎退变性疾病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