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杰,胡永善,吴毅,刘罡,于惠贤,夏春梅,曹志娟.预运动训练对大鼠脑梗死后脑内谷氨酸水平动态变化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6):
扫码阅读全文
|
预运动训练对大鼠脑梗死后脑内谷氨酸水平动态变化的影响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脑内微透析 脑梗死 预运动 谷氨酸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2007042059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300) |
|
摘要点击次数: 3678 |
全文下载次数: 4283 |
中文摘要: |
目的研究预先电动跑台运动训练对大鼠脑梗死后大脑中枢兴奋性氨基酸水平变化的影响,探讨预运动对缺血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实验用时均为4周):运动1周组(运动训练1周,在第4周实施)、运动2周组(运动训练2周,在后2周实施)、运动4周组(运动训练4周)、假手术组和缺血组。各组大鼠在实验4周后,于脑内纹状体留置微透析管,进行大脑中动脉缺血术,采用微透析技术收集大鼠缺血前、缺血期间(40,80和120 min)和再灌注后(40,80,120,160,200和240 min)的脑细胞外液。测定大脑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变化,选取谷氨酸(Glu)含量作为兴奋性氨基酸的主要参考值。同时测量缺血再灌注24 h时的脑梗死体积。 结果缺血再灌注24 h时不同组间脑梗死体积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和4周的预先电动跑台运动训练可显著下调因缺血而过度升高的Glu浓度(P<0.01)。 结论至少2周的预运动训练对随后发生的脑损伤缺血期及再灌注期间,大脑内重要的兴奋性氨基酸递质——Glu的过度释放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运动对早期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机制之一。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