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琪霞,周澜,刘锦霞,胡素琴,彭青,李晓华.物理疗法结合湿性疗法治疗子宫癌术后窦道伤口的疗效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8):
扫码阅读全文
|
物理疗法结合湿性疗法治疗子宫癌术后窦道伤口的疗效分析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物理疗法 湿性疗法 负压封闭辅助闭合 窦道 伤口感染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南京军区总医院2006年度科研基金资助题(2006032) |
|
摘要点击次数: 3934 |
全文下载次数: 4348 |
中文摘要: |
目的探讨不同物理干预方案治疗肿瘤患者伤口的介入时机及其疗效。 方法选择一例子宫癌根治术后形成的4处窦道伤口,测量评估,在伤口护理中心由造口治疗师与妇科医师共同实施窦道切开及清创术,制定以湿性疗法为基础辅以负压封闭吸引、红外线照射治疗和超短波治疗4种方案;4处窦道切开后随机分组,分别采用4种干预方案治疗伤口。清创期每日处理1次,增殖期根据渗液量隔日处理1次。观察比较各伤口愈合率和愈合时间。 结果负压封闭吸引和超短波在切开术后第4天、红外线在术后第1和第4天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负压封闭吸引治疗2周伤口进入增生期,愈合时间为59 d。红外线和超短波治疗6周伤口进入增殖期,愈合时间分别为102 d和103 d。 结论以上四种物理干预方法对肿瘤患者的窦道伤口均有效,介入治疗时机为术后第1~4天开始,负压封闭吸引治疗较红外线和超短波治疗更有效。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