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德,范智慧,陈敏华,河福金,李洪民.荷瘤大鼠射频消融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0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1):
扫码阅读全文
|
荷瘤大鼠射频消融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0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射频消融 大鼠 肝肿瘤 白细胞介素-10 抗原提呈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培育专项(Z0005190040431) |
|
摘要点击次数: 3821 |
全文下载次数: 4412 |
中文摘要: |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肿瘤大鼠后,其外周血、肝脏局部组织、脾脏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取30只Sprague-Dawley大鼠,制作肝肿瘤模型,随机分为RFA后1周组、RFA后2周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前2组分别于RFA处理后1周及2周处死,对照组不做RFA处理即处死。取射频灶周边(对照组取肿瘤周边)0.5 cm范围内肝、脾组织及外周血,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L-10表达水平。 结果对照组大鼠肿瘤周边肝组织IL-10水平为(89.47±3.70),RFA后1周组为(81.62±10.19),RFA后2周组为(84.20±9.96),RFA后1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大鼠脾脏组织IL-10水平为(96.32±0.89),RFA后1周组为(92.70±2.27),RFA后2周组为(96.34±0.97),RFA后1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大鼠外周血IL-10水平为(95.92±2.31),RFA后1周组为(89.71±5.44),RFA后2周组为(87.67±11.11),RFA后1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RFA通过对肿瘤组织的原位灭活,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肿瘤组织所释放的IL-10对荷瘤宿主的免疫抑制状态,削弱IL-10对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包括对机体及肿瘤局部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抑制作用。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