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君君,王春梅,黄晓峰,尹文,石洁,杨家骥,于华,王爽,孟瑞.16Hz、130dB次声不同作用时间对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6):
扫码阅读全文
|
16Hz、130dB次声不同作用时间对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次声 电子显微镜 超微结构 肾脏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4126 |
全文下载次数: 4605 |
中文摘要: |
目的探讨次声不同时间作用后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 方法将2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次声作用组、次声作用A组和次声作用B组。次声作用A组(2 h/d,连续作用7 d)和次声作用B组(4 h/d,连续作用7 d)大鼠反复暴露于16 Hz、130 dB的次声环境中。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光镜下,次声作用A组局部肾小球囊腔增大,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次声作用B组出现轻度肾小管变性坏死,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管腔内可见少量渗出。电镜下,次声作用B组有大量溶酶体增生,间质水肿,白细胞附壁;次声作用A组和次声作用B组均有局部足细胞突水肿、融合,线粒体空泡化等变化。 结论次声每天长时间作用于大鼠,对其肾脏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损害较短时间作用严重。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