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忠郭守刚刘雪平杜怡峰张苏明.局部亚低温对实验性脑出血后 脑水肿及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2):
扫码阅读全文
|
局部亚低温对实验性脑出血后 脑水肿及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脑出血 脑水肿 亚低温 核转录因子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山东省卫生厅计划项目(2007HW093);山东省科技厅资助课题(003130103) |
|
摘要点击次数: 3876 |
全文下载次数: 4511 |
中文摘要: |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血肿周围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44只分成常温组和亚低温组,每组72只,每组又分成相应的对照组、脑出血6 h组、脑出血24 h组、脑出血48 h组、脑出血72 h组和脑出血1周组,共6个亚组,每个亚组12只。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出血模型(常温对照组和亚低温对照组手术方法同其余10个亚组,但不注血)。亚低温各亚组造模成功后采用亚低温治疗4 h,且维持脑温在(33.0±0.5)℃;常温组保持体温在37 ℃,常规饲养。应用干湿重法检测脑水肿程度,同时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血肿周围NF-κB的表达强度。 结果脑出血后48 h,常温组和亚低温组大鼠的脑水肿程度和NF-κB表达均达高峰,其中脑水肿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中的脑出血24 h组、脑出血48 h组、脑出血72 h组和脑出血1周组的NF-κB阳性细胞表达水平和免疫印迹的蛋白表达强度显著低于常温组相应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F-κB高表达是致脑水肿的关键物质,亚低温治疗能明显抑制血肿周围NF-κB的过度表达及脑水肿。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