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涛李建民励建安朱军吴艳秦霞吴庆文.体位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尿液产生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0,(4):
扫码阅读全文
|
体位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尿液产生的影响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脊髓损伤 体位 清洁导尿 膀胱训练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3875 |
全文下载次数: 4484 |
中文摘要: |
目的探讨体位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尿液产生量和时间的影响,为确定此类患者间歇性清洁导尿的时间点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36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均分别采用平卧位、长腿坐位和短腿坐位,连续观察3 d。早晨空腹,插入留置导尿管,彻底排空尿液后,一次性饮用500 ml清水,记录尿液生成的过程。饮水后1 h开始观察和采集尿液,每隔30 min记录1次,直至采集500 ml尿液为止。 结果患者饮水后采取平卧位时,尿液产生量平均在1.5 h达到高峰,为(116.0±33.8)ml,2.0 h[(102.1±34.2)ml]和2.5 h[(112.5±31.8)ml]为平台期,以后逐步减少。饮水后采取长腿坐位和短腿坐位时尿液产生在2 h达到高峰,分别为(100.4±24.1)ml和(67.1±18.5)ml,以后逐渐减少。采取平卧位、长腿坐位和短腿坐位者,尿液达到400~450 ml的时间分别为3.0,4.0和4.5 h。三种体位对尿液生成量和时间的回归方程分别为:平卧位y=344.18Ln(x)-2.9499,R2=0.9638;长腿坐位y=65.458x+31.203,R2=0.9656;短腿坐位y=138.28x-193.88,R2=0.9961。 结论体位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液产生量和时间有显著影响:平卧位使尿量产生增加,尿液生成时间缩短。排尿量和时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可以用于确定患者进行膀胱训练和清洁导尿的时间点:可以根据不同患者采取的膀胱容量及患者的体位大体估算出膀胱训练和导尿的时间点。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