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李爱玲,闫娟.电针对心肌缺血患者心功能及心交感神经电活动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9):694-696
扫码阅读全文
|
电针对心肌缺血患者心功能及心交感神经电活动的影响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心肌缺血 电针疗法 心功能 心交感神经放电 神门穴 支正穴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3558 |
全文下载次数: 5621 |
中文摘要: |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经穴对心肌缺血患者心功能及心交感神经电活动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心肌缺血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电针神门组及电针支正组,每组40例患者。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或ARB、他汀类调脂药物等),电针神门组及电针支正组患者分别在此基础上辅以电针神门穴或电针支正穴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采用Biopac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并记录3组患者心交感神经电信号、心率、室内压上升段最大上升速率、室内压下降段最大下降速率、左心室收缩压力峰值等心功能指标。 结果经治疗10d后,发现电针神门组及电针支正组心交感神经放电频率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0,30d后,发现电针神门组患者心交感神经放电频率显著高于电针支正组及常规治疗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个月治疗后,发现3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均逐渐恢复;进一步分析发现,治疗10,20d时电针神门组及电针支正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上述时间点电针神门组各项心功能指标亦显著优于电针支正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针神门穴或支正穴均可显著改善心肌缺血患者心脏交感神经电活动及心脏功能,且电针神门穴对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作用优于电针支正穴治疗。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