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金,韩秀兰,田潇飞,王楚怀.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膝关节本体感觉干预对平衡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11):845-847
扫码阅读全文
|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膝关节本体感觉干预对平衡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脑卒中 膝关节本体感觉 平衡功能 心理状态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3327 |
全文下载次数: 5135 |
中文摘要: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膝关节本体感觉干预对平衡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50例初次发病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脑梗死发病7~21d,脑出血后10~21d)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均行早期常规康复护理,如床上良肢位处理、偏瘫侧肢体关节活动度训练、体位转移、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和肌力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即膝关节角度回归训练联合坐位开链训练、扇形位置垫垫板训练,具体训练方法先由专业康复治疗师设定训练方案后,对主管护士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再实施。分别于干预前1d(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干预后),选取膝关节屈曲30°、45°、60°作为目标角度,对2组患者膝关节的关节位置觉偏差进行测量;采用Berg量表法评定患者的平衡功能和跌倒风险级别;采用Zung编制的自评焦虑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的ADL能力。 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患侧膝关节的30°、45°、60°位置重现偏差和膝关节位置重现平均偏差以及患者的Berg值、SDS和SAS评分、MBI评分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侧膝关节的30°、45°、60°位置重现偏差和膝关节位置重现平均偏差均较对照组小(P<0.05),Berg值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SDS和SA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MBI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P<0.05)。 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膝关节本体感觉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及心理状态。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